DOI:10.3969/j.issn.1672-3872.2024.04.012
基金项目:甘肃省水利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景电灌区盐碱地原位工程化根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甘水科外发〔2018〕70号)
作 者:冯治凤 ,刘 斌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甘肃 白银 730400)
摘 要:【目的】探究原位化根治技术对盐碱地土壤和作物的改善效应,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作物产量。【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玉米为试材,研究了原位化根治技术核心材料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材料不同铺设量(45 t/hm2 、30 t/hm2)对盐碱地土壤酶活性和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1)原位化根治技术显著提高了盐碱地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及玉米籽粒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含量。2)不同凹晶材料、不同铺设量处理下,45 t/hm2处理的脲酶活性8.24 mg/(g·24h)、蔗糖酶 活性21.05 mg/(g·24h)、过氧化氢酶活性3.22 mg/(g·24h)均显著高于30 t/hm2 处理。3)玉米籽粒品质方面,45 t/hm2 处理的蛋白质含量较30 t/hm2 处理显著提高了16.33%,淀粉和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原位化根治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盐碱地土壤酶活性和玉米籽粒的品质,在景电灌区应用原位化根治技术改良和治理盐碱地效果较优的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材料铺设量为45 t/hm2 。
关键词:盐碱地;景电灌区;原位化根治技术;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材料;玉米
引文信息:[1]冯治凤,刘斌.原位化根治技术对景电灌区盐碱地土壤酶活性和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J].南方农机,2024,55(4):52-55.
查看全文请下载PDF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