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672-3872.2025.01.025
作 者:张 玲 ,杨 浩(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目的】推进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其生态环境溢出效应不容忽视。聚焦农村三产融合,探讨其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对于协同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因素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及路径,创新性地将土地流转作为调节变量,深入分析其在三产融合影响农业碳排放过程中的调节效应,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力资本水平开展异质性分析。【结果】1)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土地流转促进了绿色低碳技术的使用,其在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中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3)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在我国中部地区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更加明显。【结论】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农村三产融合等新生产方式的影响,同时注重发挥土地、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以此实现农村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关键词:农村三产融合;产业结构;农业碳排放;土地流转
引文信息:[1]张玲,杨浩.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南方农机,2025,56(1):99-104.
查看全文请下载PDF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