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672-3872.2025.02.027
基金项目:韶关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数字普惠金融对广东省乡村振兴的影响机理及效应研究:基于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比较”(XJ202100190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粤东西北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S202310576062);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共同富裕导向下珠三角对口帮扶赋能粤东西北地区乡村振兴:理论机理、效应检验与策略研究”(2023WQNCX066);韶关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效率的影响研究”
作 者:庄婉茵 ,欧阳博强(韶关学院商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摘 要:【目的】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广东省乡村发展更充分、区域发展更协调。【方法】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构建评价指标,利用2010—2021年广东省市级层面统计数据,采用熵值法分区域评价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并对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的乡村振兴水平整体呈阶段性增长趋势,且地区间的差异在逐步缩小,乡村振兴在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上取得初步成效;2)从分维度增长情况来看,珠三角的产业兴旺指数上升趋势更明显,而粤东西北的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指数的增幅更大;3)乡村振兴各分维度的贡献正在优化调整,但乡风文明维度的贡献有所下降,珠三角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来自生活富裕维度的平均贡献最大,而粤东西北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来自产业兴旺维度的平均贡献最大。【结论】应深入推进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全面深化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区域差异;熵值法
引文信息:[1]庄婉茵,欧阳博强.广东省乡村振兴发展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J].南方农机,2025,56(2):104-107.
查看全文请下载PDF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