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672-3872.2025.04.041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五年制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2023SJYB0704);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师函〔2022〕2号);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工匠精神视角下五年制高职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ZYB166);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五年制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B/2022/11/018)阶段性成果
作 者:刘天宋(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江苏 常州 213045)
摘 要:随着高端制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弘扬工匠精神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相互耦合和关联至关重要,可以进一步激发创造力,探索或改进新的生产工艺,创新管理的方式方法。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所包含的素质和要求,并从职业院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分析了影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因素,发现存在学校缺乏宏观的培养体系、工匠精神融入学校教学活动不足、教师所掌握的新知识和技术与产业发展脱节、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不足、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专业学习脱钩等问题。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提出了优化工匠精神培养的策略,包括学校改变育人理念,构建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注重自身工匠精神的培养;学生改变自我认识,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等。研究结果表明,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助于拓宽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激发教师的灵感,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本研究对于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新质生产力;专业建设
引文信息:[1]刘天宋.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因素及策略分析[J].南方农机,2025,56(4):155-157+172.
查看全文请下载PDF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