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672-3872.2025.04.042
基金项目: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023ANLK048);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021015);广东海洋大学教育教学创新改革项目(PX-2721362)
作 者:高维新 ,刘 磊 ,侯佳敏 ,邱慧婷(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摘 要:【目的】高校大学生目前存在“三农”情怀不够深、教育引导不足、主体观念较弱、涉农领域关注度不高等培育困境,因此探究影响农科类大学生“三农”情怀培育的因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收集了402份有效问卷,研究了农科类大学生“三农”情怀培育现状及影响因素,运用克隆巴赫α信度系数方法、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检验对调研问卷进行了信度及效度分析,并运用熵权法处理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基本情况、了解途径、个人意愿3个一级指标的农科类大学生“三农”情怀水平指标体系,探究了农科类大学生“三农”情怀的培育路径。【结果】1)问卷中克隆巴赫α的系数值为0.605,KMO值为0.728,问卷可信度合理,效度较好,调研问卷具有一定可行性。2)独生子女及户籍来源是影响农科类大学生“三农”情怀水平的主要因素,权重分别为0.127 69、0.120 82;学校课程和父母影响是农科类大学生了解“三农”情怀的主要途径,权重分别为0.145 46、0.125 43;“三农”情怀可以促使农科类大学生返乡的权重比较高,为0.113 50,说明农科类大学生肯定“三农”情怀培育能给农村带来积极作用。【结论】“三农”情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农村人才回流的必备条件,需要从学校、社会、政府等方面加强对农科类大学生“三农”情怀的培育,激发他们返乡的动力,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关键词:农科类大学生;“三农”情怀;乡村振兴
引文信息:[1]高维新,刘磊,侯佳敏,等.农科类大学生“三农”情怀培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南方农机,2025,56(4):158-162.
查看全文请下载PDF文件↓